寻亲会现场
福州新闻网讯 昨日,200多名“莆田女孩”来长乐寻亲,接待她们的是200多名“长乐父母”。一场特殊的寻亲会开始了。
白色小肚兜 保存了30年
一块三角形的白色旗子,吴丽琴保存了30年。这是她被抱往莆田时,包在身上的“肚兜”。
26日,吴丽琴把这面旗子带到寻亲会现场。旗子旧得发黄,上面写着“古槐公社巡回医疗队”,一个大大的红“十”标记异常显眼。“我被抱往莆田的时候,脐带未剪,旗子上还有血痕,但我一直不敢洗,这可能是我找到父母的唯一线索。”吴丽琴说。
吴丽琴生于1981年9月,后来被抱往莆田秀屿区东庄镇西湖村。她养父母家有两个儿子,膝下无女,就在媒婆手里的两个女孩挑了个有肚兜的。
20岁时,吴丽琴渴望寻找生父母,养母把这块“肚兜”交给她保管。今年1月,她从外省回到莆田,16日、17日,她只身前往古槐镇。一位在古槐卫生院工作40多年的老医生告诉她,卫生院从未搞过巡回医疗队,可能是村里面的赤脚医生。两天时间,她步行了好几个村,仍没有打听到与“古槐巡回医疗队”有关的讯息。
“我的生父母如果在场,这么明显的东西,包在我身上,一提起就该知道的,难道他们没来吗?30年来就没想过女儿吗?”说这话时,吴丽琴双眼满是泪花。
养父带养女 一起来寻亲
26日的寻亲会,“莆田女孩”阮丽英由养父阮元森陪着来寻亲。
“我们准备在潭头镇找几天。”63岁的阮元森告诉记者,丽英生于1975年4月,是他在莆田阔口城关收养的,媒婆说生父母交待要地址。约一个月后,她生父母来信,当时,阮元森害怕丽英生父母找到莆田,就没有回信,把信也丢了,也没记住地址,只依稀记得是潭头公社,且信里说靠海。
如今,阮丽英一家在三明工作,育有一对儿女,生活幸福。她说:“只想找到生父母,让孩子有外公外婆叫。”
跑遍半个长乐 动员家庭寻亲
26日到场的新登记的长乐父母有100多人,都要寻找昔日送出的骨肉,能有这么多人来,离不开陈水妹的动员。
1月7日至24日,57岁的陈水妹在寒风里骑摩托车跑遍鹤上、古槐、江田、松下等长乐半数乡镇,发传单、搞演讲,动员有送出女儿的长乐父母参加寻亲会。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陈。
老陈是鹤上镇新览村人,三女儿送往莆田。老陈的三女儿1977年生,有两个姐姐。“老三由嫁往同村的媒婆(莆田人)抱走,记不清抱到莆田哪了。”老陈哽咽着说,找不到老三,也要帮更多的长乐父母找到骨肉。
寻亲专栏 收到近800条信息
据称,上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,有多名女孩被抱往莆田,其中大部分来自长乐,其他则来自闽侯、福清、连江、马尾一带。昨日的寻亲会,就有来自闽侯和马尾的父母寻女。
2000年左右,“莆田女孩”开始到长乐寻亲。像昨日这样的集体寻亲,是从2008年开始的。这得益于长乐在线网站的寻亲专栏,该专栏由“莆田女孩”寻亲长乐联络站负责人张善国开设。到昨日,该专栏共收到445条女孩信息,340条寻女信息,还有50多人提供了DNA资料。
记者手记
愿他们早日团聚
莆田离长乐,只有100来公里,2个多小时的车程;可这短短的距离让一些父母和亲生女儿互无音讯。
这场寻根之旅,在春节来临之际,显得更沉重。寻亲会现场,记者见到太多眼泪。白发苍苍的老者,想在有生之年,看一眼昔日送出的女儿。
致莆田女孩的一封公开信上这样写道:“爸爸未曾吻过你的脸,你也不曾吸过妈妈的奶水;有的刚出生,数天,10多天,月余,三四月,甚至周岁多,可你们会接受父母的道歉吗?”
莆田女孩则回应:“是你们给我生命,数十年不见你们的容貌,不曾听过长乐乡音,女儿不想留下遗憾,只想能当面叫声爸妈。”
骨肉相连!但愿这些莆田女孩能早日与亲身父母团聚!
|